一、 硬件
(1) 屏蔽:對電源變壓器、中央處理器、編程器等主要部件,采用導電、導磁性良好的材料進行屏蔽處理,以防止外界干擾信號的影響。
(2) 濾波:對供電系統計輸入線路采用多種形式的濾波處理,以消除和抑制高頻干擾信號,也削弱了個模塊間的相互影響。
(3) 電源調整與保護:電源波動造成電壓畸變或毛刺,將對PLC及I/O模塊產生不良影響。對微處理器核心部件所需要的+5V電源采用多級濾波處理,并用集成電 壓調整器進行調整,以適應交流電網的波動和過電壓、欠電壓的影響。盡量時電源線平行走線,時電源線對地呈低阻抗,以減少電源噪聲干擾。其屏蔽層接地方式不 同,對干擾抑制效果不一樣,一般次級線圈不能接地。輸入、輸出線應用雙絞線且屏蔽層應可靠接地,以抑制共摸干擾。
(4) 隔離:在微處理器與I/O電路之間,采用光電隔離措施,有效地把他們各離開來,以防外部的干擾信號及地線環路中產生的噪聲電信號通過公共地線進入PLC本機,從而影響其正常工作。
(5) 采用模塊式結構:這種結構有助于在故障發生時進行短時期修復,一旦查出某一模塊出現故障,可迅速更換,使系統恢復正常工作,同時也有助于加速查找系統故障的原因。
二、軟件
為了提高輸入信號的信噪比,常采用軟件數字濾波來提高有用信號真實性。對于有大幅度隨機干擾的系統,采用程序限幅法,即連續采樣5次,若某一次采樣支援遠 大于其他幾次采樣的幅值,那么就舍取之。對于流量、壓力、液面、位移等參數,往往在一定范圍內頻繁波動,則采用算術平均法。即用n次采樣的平均值來代替當 前值。一般認為:流量n=12,壓力n=4最合適。
(1) 故障診斷:系統軟件定期地檢測外界環境,如掉電、欠電壓、鋰電池電壓過低及強干擾信號等,以便及時反映和處理。
(2) 信號保護和恢復:當偶爾性故障發生時,不破壞
奧越信-國產plc內部的信息,一旦故障現象消失,就可以恢復正常,繼續原來的工作。
(3) 設置警戒時鐘WDT:如果程序循環掃描執行時間超過了WDT規定的時間,預示了程序進入死循環,立即報警。
- 加強對程序的檢查和校驗:一旦程序有錯,立即報警,并停止執行程序。
(5) 對程序及動態數據進行電池后備:當停電時利用后備電池供電,保持有關信息和狀態數據不丟失。